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

提高英语水平的几个关键

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:http://www.popyard.org
如果我问大家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是什么?大概有的人会回答语法,有的人会回答词汇,我看都没有击中要害,我认为提高英语水平的第一个关键是词法,即如何选词造句以英文常用的方式准确、精炼的描述事物,表达意思。这里的人很多年纪都不小了,孩子要么在这里出生的,要么在这里长大的,观察孩子们讲的英语,他们词汇量并不大,语法大概更不懂,但和我们相比,他们的英文用词造句非常准确、精炼、地道。我年轻时刚来读学位的时候,老板逼着我上本科生的英文写作课,课堂上满屋子的学生,除了我以外,都是北美当地人,和他们一起上英文写作课,天天写十几页的英文文章,那时也没有Word、电子字典、互联网什么的,只能翻大部头中英、英英字典,那个真叫效率低,真叫难那。不过教授对我评语还不是太烂,他的评语是:You do have a poetic tongue, but what you wrote is not idiomatic English。什么叫idiomatic English?就是他们北美人日常行文、会话的用语,我当时长篇大论用的词汇、句法、语法,要么不准确,要么就不是北美人日常的表达方式,结果我那门课是我唯一没得A的课。

中文的基本单位是汉字,几乎每个汉字都有多个意思。日常用的汉字不多,也就千把字,所有的日常词、语、句都是用这千把个汉字拼起来的。汉文的特点就是望文生义,根据上下文确定每个汉字在当时语境里的具体意思,再把它们的意思穿起来,就得出汉文语句所表达的意思。汉文语法、词法相对松散,汉文、汉字的特点鼓励使用人自己随意组字创造词汇,因此汉文的思维模式里更多的是如何去组织汉字,较少的是去在意词汇、词组、词法、语法。也许有人会讲英文的基本单位是字母,但英文是拼音文字,单个字母没有任何意义,我看英文的基本单位应该是单词和短语。英文日常用的单词、短语大概不到一万,英文单词有时也有多个不尽相同的意思的时候,但大多数英文单词的意思是相对固定的,英文就是用语法将恰当的单词、短语组织起来来准确表达意思,英文的思维模式是词语的模式。我们以前学英语的时候都被要求要用英语来思考问题,但如果思维模式还是汉文的"组织字"的模式,而不是真正英文的"组织词语"的模式,那还是换汤不换药,英文水平的提高就会非常缓慢,好像什么都懂,也能讲,但就是讲的不地道。所以提高英文水平的第一个关键就是要准确掌握英文日常单词、短语的意思、用法,逐步建立"组织词语"的思维模式,学会选择恰当的单词、短语以日常英文的组织方式准确、精炼的描述事物,表达你的意思。

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时,发现有几个语言天才,他们学习外国语极为神速,能力极强,我请教过他们,他们讲:没什么呀,就一听就记住了,就可以模仿。我当时也没太听懂"一听就记住了"是个怎么回事,可我后来和一个俄裔犹太同事聊天,他讲他学英文非常容易,他幼时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,对声音非常敏感,什么声音他一听就记住了,就能分辨,就能模仿。他听别人讲英语,就把整个语句的发音记下来进行模仿,很快就学会了英语了,而且非常地道。把整个语句的声音、发音记住了,这就是所谓"一听就记住了"的确切含义。我们大多数人虽然没有这些天才那么强的对声音的记忆、分辨、模仿能力,但是他们的做法确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,多听、多看当地人讲英文,用心记忆、模仿北美当地人讲话便是第二个提高英文水平的关键。

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

FW: 小木匠何以制造大骗局(2008/11/19 from CCTV)

Subject: 小木匠何以制造大骗局(2008/11/19 from CCTV)

 解说:他只是一个木匠,却扬言花53亿盖"西部第一高楼",他仅凭三寸不烂之舌,最终让警察局搬家,骗子王细牛,地方政府部门为何被他忽悠?《今日观察》正在评论。

  主持人:这里是正在播出的《今日观察》,欢迎各位的收看。今天我们要和各位关注的是木匠王细牛的巨额诈骗案。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木匠,编织了一个并不算高明的骗局,但是却在内蒙古和宁夏这两个自治区导演了一出竟然是"天方夜谭"般的巨额诈骗案,涉案的金额高达了17亿元。王木匠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骗术?某些地区官员为什么会如此容易上当呢?今天我们的评论员是何帆和张鸿。电视机前的各位,如果对今天的话题感兴趣,希望发表任何的观点,也请各位来登陆央视网、腾讯搜搜网和搜狐网,稍候我们会在节目当中,来关注各位的网络评论。

  好了,节目一开始,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巨额诈骗案。

  解说: 11月17日,新华社发出了一篇名为"神话的破灭"的文章,文章详细地向公众介绍了一起刚刚在宁夏、内蒙古等地发生的巨额诈骗案件。照片上的这个人就是案件的主角,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细牛,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,这个人用一些并不高明的手段,在宁夏、内蒙古等地区招摇撞骗,并聚了10多亿元的资金。

  今年9月,王细牛已经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这起巨额欺诈案件开始于3年前,2005年王细牛来到呼和浩特市化名"郑泽",对外身份是港商。他对呼和浩特市当地政府提出了一项宏观的计划,他准备在当地投资53亿元,在呼和浩特市的中心商业区建造一栋"西北第一高楼"――金鹰国际CBD,这一计划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。

  汤计(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):(他)而且是装得很有钱的样子,开着加长的凯迪拉克,然后带了八个保镖,入住的第一天,就住在了五星级酒店,他把一个八层的宾馆的一个楼层,以每天八万元(的价格)就包下了,搞得确实挺蒙人。我们有些领导,对这个场面就没见过。

 解说:在高度重视下,这个巨大的工程还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配合,2005年5月17日,一声闷响之后,呼和浩特公安局才刚刚建成四年的一幢11层指挥大楼,并定向爆破拆除。紧接着,附近的政府大楼、医院、宿舍楼等50多亩土地,都相继被迁拆了出来。动作如此之大,目的就是为了给王细牛要建的"西北第一高楼"――金鹰国际CBD腾地方,为了这个项目,呼和浩特市政府可谓花足了血本,而警方事后也了解到,王细牛这样的诈骗手法,在2001年的时候,就曾经在宁夏银川上演过,他也是向地方政府许诺出资4.56亿元,建设所谓的"宁夏国际村",但在合同签订后,王木匠除了骗取市民、银行和建设单位数亿资金之外,工程是一直没动过工,但这些信息,在呼和浩特市却并没有得到查问。

  汤计:注意到王细牛这个引起警惕了,主要还是他炸掉呼市公安局指挥大楼以后,所以警方进一步通过公安部门,就对香港,他这个公司到底有没有,是个什么样的公司,到香港进行了解,那么一了解,在香港他就用一万港币,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,就是三无公司,这一下就可以说就彻底暴露了。

  解说:随着警方调查的展开,王细牛的"神话"最终破灭。但办案的过程中,最难以忘记的事实却是这个拥有六个身份证,用过多个化名的所谓港商,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的一个农场,仅仅念过五年小学,行骗之前,他的工作是农场的木匠。

  诈骗巨案:小木匠的"大"手段

  主持人:"神话"破灭了,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近乎让人瞠目结舌的骗局,大家常常都会说空手套白狼,我想请二位评论员给我们评论一下,分析一下,他的这个空手究竟是怎么套到了白狼?

  张鸿:我们现在管他叫王细牛,其实这个名字人家已经好多年不用了,人家在当地被众所周知的名字是什么,是"郑泽",人称郑董。

  主持人:其实他一共有6个名字。

  张鸿:对,其实他更像是一个演员,他为了忽悠当地的政府,他就基本上把我们港台看的,警匪大片的招数全都用来了,出入宁夏,出入内蒙古呼和浩特,全部都是凯迪拉克长的轿车开路,然后8个穿着黑西装,戴着墨镜的保安,保镖在旁边。

  主持人:就特酷。

  张鸿:对对,然后到了呼和浩特五星级酒店,一层楼一天多少钱,8万块钱,就包下来,包下来以后,每一个地方都站着保安,保镖往那一站,领导来了,然后说,响指一打,保镖把"啪"火机拿过来。

  主持人:这活生生就是警匪片当中的翻版。

  张鸿:对。古巴雪茄就叼在嘴上了。

  主持人:这个可能抓住了某些人攀富爱贵的心理,我就把这个派头把它演出来。

  张鸿:对。

 主持人: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这样的真实的底气和身价。

  何帆:对,他实际不名一文,他之所以表演了,就是为了骗钱,因为他一开始的时候,先到宁夏,2001年的时候,到宁夏,跟宁夏政府说,说我投资4.56亿,我帮你来改造宁夏宾馆,但实际上他基本上一分钱都没有花,那么他是怎么来"空手套白狼"呢,第一,他招标,招标完了之后了,很多投标的这些公司,但是他没有退人家的保证金。

  主持人:保证金还在他的手里。

  何帆:保证金压在手里头了,这个骗了2000多万,然后呢,他又骗银行,在宁夏骗银行大概骗了一个多亿,然后他还克扣了149家企业的工程款和材料款,一共是3.8亿元,还有搞非款集资,以20%高息的利率为诱饵,然后向宁夏,向银川的市民集资就3.18亿,所以光在宁夏,他就已经骗了8个多亿。他在宁夏骗完之后又到了内蒙,而且在内蒙,在呼和浩特这个骗术几乎是在宁夏的翻版,还是那几个招数,你比如说他在2005年5月份的时候了,到了呼和浩特市,首先骗取了呼市政府的4.59亿的土地使用权,拿到这个土地使用权之后,强行开工建设金鹰国际CBD项目。然后这个时候,让这些工程商垫资,骗了2.2个亿,材料供应商骗了2000多万。然后招标单位的保证金,这次又把人家压在那里,骗了4659万元。预售房屋资金7759万元,再加上还有一个非法集资和一些土地费,在呼和浩特市他骗了8.1亿元,现在是因为东窗事发了,如果不东窗事发的话,他这个还会玩得更大。

  主持人:对。

  何帆:因为他现在呢,已经跑到一些比如说南宁,乌鲁木齐,想去忽悠那个地方的地方政府。

  主持人:其实网友对于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也非常高,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的网友,发来了他们的一些评论,这位叫"我是一个演员"的网友说,"强烈要求冯小刚拍一个贺岁片,就叫天下有骗之王木匠篇,剧本都是现成的,不用写了,多好的素材啊,一定会笑傲贺岁档。"来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网友叫"大忽悠",他说,"和王木匠比,赵本山小品里的大忽悠就不值得提了,您不是您把好腿忽悠瘸了吗?我能把公安局的大楼给忽悠平了"。来,再来看下面这个"半克油"说,"一场丑陋的闹剧,暂且不说小木匠如何狡猾聪明,部分地区的官员,他们的焦虑浮躁和膨胀等等心理,是值得深刻反思的"。

  那么究竟王细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大家现在也非常的关心。

  何帆:这个"郑泽"原来的原名叫王细牛,我们现在都知道了。

  主持人:对。

  何帆:他是在1958年的时候了,是在湖北,只上了5年的小学,然后13岁的时候学木匠,所以当地人的就管他叫王木匠。到1984年的时候,20多岁的时候,王木匠开始来闯荡世界,也办了一些公司。

 主持人:他都干过什么呢?

  何帆:但基本上正当的公司他全部都赔钱,他办过舞厅、旱冰场、办过招待所、经营过酒店,但是都不行。后来的时候,到1998年的时候,他曾经由于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,曾经已经被南京市的警方刑事拘留,但是呢,很快人家到2000年的时候就到石家庄,迁了一个。

  张鸿:办了一个假户口。

  何帆:办了一个新的户口,然后改名叫"郑泽",从此之后叫郑大官人了。

  主持人:连年龄都改了。

  何帆:对,连名字都改了。

  主持人:名字跟年龄都改了。

  何帆:对,所以在这之后的话,他就开始,慢慢地就开始走上,我们刚刚说的,就走这个行骗的道路,先在宁夏骗,在宁夏骗了8个亿,然后又到内蒙,转账到内蒙,在内蒙又骗了8个亿,刚刚短信里头说,说把人家办公的楼……

  张鸿:给炸了。

  何帆:警察办公的楼,公安办公的楼都给炸了。就是讲的他在内蒙的故事,因为在内蒙那个地方了,要搞一个169米的,还是169层的。

  张鸿:169米。

  何帆:169米的一个高楼。那么为了搞这个高楼,在市中心就把当地的办公大楼就给炸了。所以这个这个。

  张鸿:当地的一个CBD项目,当时那个地方是在市中心,所以把它炸了,基本上,知道这个公安局它是原来的呼和浩特市政府的所在地,那个地方,所以它就是在市中心,然后把它给炸了,要建一个169米高的CBD的一个形象工程。

  何帆:炸了之后了,这个警察都没有地方办公了,所以警察都分散在全市各个地方办公,搞得市民也很不方便,我有一个在呼市的一个朋友他跟我说,说他回去的时候想去办护照。

  张鸿:办护照。

  何帆:结果找不着地方。

  主持人:因为那个楼已经被夷为平地了。

  张鸿:它的公安局分散在到很多地方,大概有十几处。

  何帆:对,你必须得进到一个小胡同,七拐八拐,才能找到这个办护照的这个地方。

  主持人:听起来真的让人多少有点儿不可思议,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木匠,编织的骗局了,如今看起来也真的是漏洞摆出,但是为什么就会让某些地方政府的官员,如此轻易地相信了他呢,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。

  骗子咬了"好大喜功"的这条缝

  解说:为第一高楼迁移土地,为王细牛招揽资金,忙里忙外,地方政府是怎样表错了情,坑蒙拐骗,王木匠用的是哪些招?《今日观察》正在评论。

  主持人:欢迎回到我们节目当中,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骗子,他究竟凭什么让地方政府相信了他,从而演出了一场近乎是"天方夜谭"一样的骗局呢?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片子。

 解说:一个木匠到底有多大的本事,能把两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忽悠得溜溜转呢,王木匠对此颇有心得。他在对警方的供述中是这这样说的,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,就能撬动一座城市。警方介绍说,王细牛犯罪有这几个特点,他首先是在"大"字上做文章,他张嘴就是"大投资"。在2001年他在银川声称要投资的金额是36亿万,2005年他在呼和浩特市喊出的数字是53亿元。

  汤计:从宁夏来看,当时整得轰轰烈烈,人们还是,这里边很大的因素,就是相信了你政府,你一个王细牛,有多大的功能骗人,还是你政府,觉得政府不会骗人,你自个儿太急切出政绩了,那么就容易上当。

  解说:但就是地方政府一些部门的推动,让王细牛的一些骗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,2005年,他抛出所谓的"大项目",忽悠当地政府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,就匆忙地为这些项目立项。当地政府甚至炸毁自己的公安局指挥大楼和原市政府办公大楼,腾出土地来建设王细牛这个项目。

  当这些土地被迁整出来之后,社会上可以质疑王细牛的身份,这让当时许多已经中标的建筑企业开始退却。王细牛为此请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吃饭,并特地邀请当地一位领导出面作陪。但这位领导当众褒奖了王木匠的实力之后,建筑单位的戒心,也被彻底的消除了。结果在呼市王细牛骗取了中建三局专属公司等25个投标单位的投资履约保证金,共计4688万余元。随着行骗进入到的最后曝露的阶段,王木匠无钱建设"西北第一高楼",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。2007年1月底,呼市政府部分准备与王细牛解除协议,另请有实力的企业解决盖楼的难题,但王细牛却倒过来要挟地方政府,提出索要3000万元作为政府对自己的补偿,否则他坚决不退出。

  主持人:真是一场荒唐的演出,但是我有一个疑问,为什么地方政府就不能看透、看清、看明白这一切呢?

  何帆:我觉得这是一个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,你不能说他没有看到,他只是视而不见,你比如说在皇帝的新衣里头,那个童话里头,我们也看到,你说大臣没有看到真相吗,他看到了,但是他不敢说,你说皇帝他不知道真相吗,他也知道,但是他不想说。

  主持人:但这个估计可能是后期,一开始你觉得他的受这个忽悠劲能够让政府官员看明白吗?

  何帆:一开始的时候我想可能地方政府确实是不知道。

  主持人:被他这个架势给吓住了。

  何帆:对。

  主持人:忽悠住了。

  何帆:因为地方政府的官员可能看港台片看得也多了,一看跟港台片里的大佬也是一样的。

  主持人:所以你看他在很多地方的相关的部门里面都是座上客,他的事,都是特事特办。

  何帆:对,你说你突然来了一个这么大的一个港商。

  主持人:要给我们当地有这么大的投资。

  何帆:表演的这么像,这时候你还说,对不起我查一下你的身份,万一港商不高兴了,扭头就走,你这个大笔生意就没有了。

  主持人:首先他自己编造的这个耀眼的光环幌住了大家。

  何帆:对,但是后来实际上有很得破绽,但是呢,我觉得相关的地方,政府的官员,到最后的时候,不是说不知道,而是说不想知道,就是装作不知道。

  主持人:有些人可能不得不就跟着这个剧情往下走了。

  张鸿:对,其实还是一些专业的机构能够帮助我们能擦亮一下眼睛,比如说银行,刚才何帆说了,说宁夏的银行,他在宁夏的银行骗贷了大概1点几个亿,但是在呼和浩特银行,基本上就没有人给他贷款,为什么呢?因为银行的贷钱审查的时候,就发现这个金鹰集团它就是一个三无的公司,说在香港注册,但是其实它没有人员,也没有地址,也没有实业,也没有资金。

  主持人:没有贷钱给他。

  张鸿:对,银行把这个风险就控制住了。那么还有,其实还有一些细节,你比如说我们的记者,那两年也去过呼和浩特,他就跟我说,说在那儿你随便坐一个出租车,出租车司机都会跟你谈这个事,都说来一个大骗子,来骗来了。

  何帆:就是皇帝的新衣里头那些小孩子都是知道。

  主持人:我们来看看网友,在现在发来的一些评论,有一位叫"文化人"的网友,我觉得您太有才了。"新成语,正龙拍虎,形容拙劣的造假,细牛盖楼,形容以闹剧开场,这个最后以闹剧收场。"

  来,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一位叫做"提线木偶"的网友说:"政绩饥渴症,让某些官员成为了王木匠的提线木偶,出钱出力,一路绿灯,现在又是一轮投资热潮,希望官员们不要再为了政绩,听到港商投资就两眼放光,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"。刚才在我们这个短片当中,大家也听到这个王细牛所谓的一个名言,他说阿基米德说,如果给我一个支点,我就可以撬动地球。那么我的定律是,只要抓住了政府领导的弱点,我就能撬动一座城市,问问二位评论员,他到底抓住某些地方官员什么样的弱点?

  何帆:我觉得他是特别善于,他是一个高手,他特别善于琢磨政府心理学。

  主持人:揣摩你的心理。

  何帆:他知道政府官员的爱和怕。

  主持人:爱什么呢?

  何帆:这个爱,就是投其所好。

  主持人:投其所好。

  何帆:因为很多政府官员是好大喜功,所以他就专门投其所好。

  主持人:可能我喜欢一些大的项目。

  张鸿:对,你喜欢大场面,你给你大场面,凯迪拉克,然后包一层楼,这个刚才已经说了。还有呢,就是你喜欢大项目,大项目我一上来,宁夏我给你36个亿,呼和浩特我给你53个亿。

  主持人:一张嘴就是大投资。

  张鸿:53个亿是什么概念,呼和浩特市05年的GDP,一共在600多个亿,基本上我占了你十分之一,一下一个项目来,你的GDP一下就增长了10%,还有他把这个项目吹得特别大。比如说西部第一。

  主持人:第一高楼。

  张鸿:CBD,然后他说我是第一个把CBD概念引到西北的。

 主持人:你知道吗?后来警方还问他说,你知道什么叫CBD吗?他说我不知道,但是我秘书知道。他就靠着这三个英语单词,就已经走遍天下了。

  张鸿:对。

  主持人:所以刚才你说到了一个投其所好。

  张鸿:对。某些政府喜欢大的项目,他就一张嘴我就给你大投资。这是其一,还有吗?

  何帆:还有你看他们为什么要讲自己是港商呢?而且他为什么要改名字呢,为什么不叫王细牛呢,改成"郑泽"呢?他实际说也是迎合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所好,一看是港资,一看是名字很洋气。

  张鸿:是有一个金子招牌。

  何帆:一看有CBD的这个概念,这个时候就会,这个地方政府的官员,就会觉得这个非常的好,而且还有呢,地方政府的官员,还有一些,他希望这个企业家呢,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。

  主持人:对。

  何帆:是一个名人,是一个有各种光环笼罩着的。

  主持人:您有没有细细查过,他身上究竟有多少光环?

  何帆:他的光环太多了,而且我们看到这个,你比如说他有一个光环,他是世界名人,但你知道这个世界名人是哪里评的,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,只要收费,然后他就能够给你一个名人这样一个机构,当然然后他这个楼,实际上在宁夏的那个楼已经是烂尾楼了。

  主持人:对。

  何帆:但是这个楼居然还得到中国建筑文化中心颁布的中国优质工程奖。

  主持人:天啦。

  何帆:然后中国城市标志楼盘年度金榜活动组委会,还授予宁夏CBD的这个烂尾楼,2004年中国西部国际CBD标志性商务中心特别金奖。

  主持人:这真是绝妙的讽刺,我觉得我们这个时候不仅仅要批判这个"郑泽"的骗术,可能更需要考量一下某些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评奖机构,他们在发放这些奖杯的时候,他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种责任。

  何帆:实际上有一个助纣为虐的作用。

 主持人:是,所以刚才你们两人说到的这些原因,才导致了这个王木匠用这个空手套白狼,这个并不稀奇的骗术,在今天的某些地方演艺的风声水起。

  何帆:对。

  主持人:还有没有什么样原因呢?

  何帆:还有就是他抓住了地方政府怕的地方,地方政府怕的了,如果是说,他实际上他设立了一个圈套,你看他到处设圈套。

  主持人:对。

  何帆:一旦设了这个圈套之后呢,就是请君入瓮,当你进来之后,当你进到这个陷阱里头之后,你就发现你已经上船了。

  主持人:给我们具体的举一个例子。

  何帆:被迫的要他在一起了。比如我们看到在内蒙出现的这个情况,一开始的时候,他是忽悠地方政府,我给一个献礼工程,我给你一个第一高,我给你一个CBD这个工程,然后骗着地方政府就把那个公安办公大楼给炸了。

  张鸿:公安大楼给炸了。

  主持人:那个大楼才建成了4年,可按道理根本不该炸了。

  何帆:对,可是你炸完了之后,你就必须得跟着他一起把这个戏把它演下去了。

  张鸿:所以很多评论说,他不征地,而炸楼,这是非常非常绝妙的一招。他要是征地的话,地方政府还可以及时退出后,说我土地不卖给你,现在公安大楼给你炸了,你说地方政府你是不是还接着跟我玩呢。

  何帆:所以这个时候呢,是木匠不急,政府急了。

  主持人:他掌握了主动权。

  何帆:对。

  张鸿:忽然市政府想退出来的时候说,这个王木匠说你退出来行,按照合约,你得赔我三千万,地方政府还真的准备把三千万拿给他了,这个时候公安才出面把他逮起来了,要不然这三千万又跑到他手里。

  主持人:其实我想这个王木匠的骗术并不高明,而且身份并不是一直以来,都没有人怀疑的,实际上每次当他的身份出现漏洞,当他面临信任危机的时候,好像总有某一种力量会在后面推他一下,支持他一下。

  张鸿:对,因为你被绑架了嘛,个别的官员就会在关键时候,来帮他。比如说他其实知道了呼和浩特很多民众的质疑,说这个是一个假港商,是一个骗子。

  主持人:对。

  张鸿:但是呢,这个王木匠他就在呼和浩特最豪华的酒店,包了一大桌,然后把当地的某个领导请来。把这些带领的开发商,招标的这些企业也请来。

  主持人:就是所有你们对我心存怀疑的人,大家来吃一顿饭。

  张鸿:对。领导拍了拍王木匠,就是郑董的肩膀说,小郑同志还是有实力的。你们还能不相信他吗?结果就因此这些人就把钱,几千万几千万就投给他了。

  主持人:这关键的一拍,让很多人蒙受了很多的损失。

  张鸿:对,而且他绑架你的速度非常快。你比如说,他其实是05年3月份才到呼和浩特,05年3月18号的时候,呼和浩特市政府就组建了一个考察团,人家还是很慎重的,就到宁夏去考察这个,你在宁夏的那个项目。

  何帆:那个时候宁夏的楼盘还是建得很好。

  张鸿:对对,还是建得很好,然后他就回来,两个月之内,5月17号,3月18号到5月17号,整整两个月的时间,5月17号就把公安局的大楼给炸了,就开始建呼和浩特的这个CBD工程,所以非常快,两个月。

  主持人:在这样的一个近乎滑稽的骗局当中,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,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。

  谁为诈骗损失买单?

  解说:骗子被抓,但办公大楼,已经被炸,骗术被曝光,但工程也被迫下马,王细牛被捕,不能原谅的还有谁的失误?《今日观察》正在评论。

  主持人:好,欢迎回来,让我们继续来关注小木匠制造的大诈骗案,接下来,我们来听一听我们的特约评论员对此事的评论。

  李强(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):我们国家的体制,一般我们管它叫做政府主导型社会,就是这种社会的特点,真的是政府在所有的事情中,它处在中心位置,但是处在中心位置,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,一旦它失误了,那么造成损失就十分巨大,因为它总的来说还是体制缺少监管,一把手搞定之后没有监督,严格地说来呢,任何一个社会的监督,都应该比如说,第一舆论监督,第二叫司法监督,第三叫人民代表监督,但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,三个前面的制度环节里都是漏洞,所以三者都不能监督,那行政提议一者独为。那当然就漏洞十分巨大了。

  主持人:骗子如今已经受到法律的制裁,但是我们想,这样的一系列的损失究竟又谁来买单,谁该为他负责。

  张鸿:其实我们看这是一出戏,最初王木匠他是个演员,他来忽悠政府参与进来,但最后他变成了导演,所有的相关人等,都成了他控制的演员,那这个戏没演好,导演当然首先要承担责任,他被判刑了,但是其他的,这个戏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,这些损失是没法衡量的,有的我们能算出来,比方我们说,炸平这个公安大楼,你拆迁也罢,然后重新建也罢,光拆光炸掉,花了多少钱,2.5个亿,我们按呼和浩特107万人口算,摊到每个人身上是200多块钱,如果不包括施工企业这一块,还有就是说材料商,还有政府,他们掏的,花的这些花费,就是光是他拖欠数百农民工的工资这些,我们都不算,就是呼和浩特他非法集资多少,8千多万,在宁夏是3.24个亿,这些人的损失谁来补偿。

  何帆:老百姓的损失。

  张鸿:对,我本来不是这个戏里的演员,被你拉来当群众演员,然后怎么办,谁来赔偿这些钱。

  主持人:就在公安机关抓他之前了,他刚刚印完了3万个所谓的贵宾卡。

  张鸿:差点卖出去。

  主持人:差点卖出去。这个一卖出去。我想他拣到的财又会让很多的百姓受损。

  张鸿:17个亿。

  主持人:天文数字了。

  张鸿:所以我们很难说他抓住了什么。

  主持人:对。

  张鸿:我记得远华案的主犯赖昌星说,不怕领导有原则,就怕领导没爱好。

  主持人:我就专门针对这个爱好来进行演。

  张鸿:对,从我们的角度说,最怕的就是领导有弱点,这个弱点,人都有弱点,有弱点没关系,但是你千万不要把,让弱点变成把柄,被人抓住。

  主持人:我看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了,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这位叫"城里的虫子"说,"出了这么大的乱子,一定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,我们的问责制到哪里去了,那些失职,甚至受贿的官员都要受到惩罚,不能只判了一个骗子就算了,骗子只是表面冰山的一角,官场的腐败才是问题的根结,要从制度上保证这种事,不发生,或者少发生"。

  何帆:是,我们现在看到弱点在什么地方呢,弱点我想还是地方政府现在这个招商引资的机制。

  张鸿:对。

  何帆:一个是地方政府亲临一线,自己当成了商人,自己亲自去招商引资,另外的话,他是把招商引资变成了一个政绩,所以有很多时候变成了招商不成,反而受伤了。所以这个时候,官员也会出来为他们自己辩护,由于我们经验不足,所以我们要叫学费,问题这个学费又涨价了,但这一次搞诈骗,这个价钱不便宜。

  主持人:没错。

  何帆:而且一直在交,一直在交,如果交了这么多学费,你早该博士毕业了,怎么还会被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小木匠给骗了……

责编:赵文